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立即查看
立即引荐
立即监控
**县2026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储备项目实施方案
****点击查看政府、街道办事处: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有效治理农田“白色污染”,立足稳定粮食供给,确保粮食安全,提升耕地质量,做到科学使用回收地膜。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县25个乡镇(街道),共有耕地面积82.83万亩,年产粮食4亿公斤以上,耕地面积占**首位,被誉为“赣南粮仓”,是**和农业大县。为切实加强地膜源头防控,按照“减量化、**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始终坚持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并有效地开展农膜回收工作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确保耕地和粮食安全,力争2026年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二、工作目标
在全县范围内**2个以上果蔬地膜****点击查看基地,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建设25个废旧地膜集中回收点,全县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不少于2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不少于0.3万亩,示范点要做好台账管理和回收工作。
三、重点任务
1.科学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针对大棚蔬菜、烟草、花生、芋头等主要覆膜作物,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2万亩。其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使用时间和力学性能指标应不低于《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国家标准中I类地膜有关要求。对于确不适宜0.015毫米及以上地膜的,要组织充分论证和性能检测,也可以推广0.01毫米以上且具备同等强度地膜,并附论证结论和性能检测报告。
2.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针对我县主要覆膜作物大棚蔬菜,推广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0.3万亩。在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效果评价基础上,支持有序推广符合《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T35795—2017)国家标准中要求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3.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建立群众捡拾→网点回收→集中运输→加工厂再利用的地膜回收再利用体系,****点击查看回收站点25个以上,培育废旧农膜回收企业1个,不断健全回收加工体系、并进行**化利用。
4.建设地膜****点击查看基地。各乡镇要做好方案宣传工作,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并能积极****点击查看公司、种植企业、专业**社申报地膜****点击查看基地,****点击查看农业农村局,县局对各申报主体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公示。最终形成技术可推广、运营可持续、政策可落地、机制可复制的示范样板和技术模式。
5.强化科学使用回收地膜宣传引导。以项目实施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利用下乡农技推广服务、有关项目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技培训等途径,以及开展科技活动周、**低碳日、世界环境日、宪法宣传日等活动,通过发宣传单、横幅、倡议书、展板、集中培训等形式,大力宣贯《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地膜回收相关政策,引导各主体广泛参与地膜回收工作,增强地膜使用者、销售者、生产者履行回收社会责任感,增强群众防治地膜污染的自觉性。
6.做好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在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使用示范点,科学设置3个地膜残留监测点,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工作,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前后地膜残留情况,总结项目实施过程经验教训,针对性改进项目实施方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四、政策补贴
1.推广和运用补助:选择一批设施蔬菜面积大、集中连片、群众积****点击查看基地作为推广应用、****点击查看基地,集中采购一批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免费提供给经营主体使用,通****点击查看基地进行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培训、现场观摩、试验示范,从而带动、辐射全县,实现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或0.01毫米以上且具备同等强度地膜)2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3万亩目标任务。2026年补贴资金以上级部门下达资金为准。
2.回收体系补助:针对废旧地膜捡拾、回收、运输处理环节进行补助,群众捡拾回的符合要求的废弃地膜,由各乡镇(街道)地膜回收点造册登记,按0.7元/斤回收;各乡镇地膜回收点,按所收到地膜数量按0.3元/斤补助(运输过磅数);地膜回收再利用企业,按运输过磅验收数量,给予0.1元/斤补助。以县农业农村局名义与各回收网点、加工企业签订协议,确保整个体系运作有序、可控、高质。烟草部门以乡镇烟草站为依托建立并运行烟叶地膜使用回收体系。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地膜****点击查看领导小组****点击查看小组。****点击查看办公室,****点击查看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点击查看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的实施、督查、考核、奖惩等职责,建立起部门间分工协作协调机制,全面推进地膜使用回收工作。****点击查看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和业务人员组成。
2.制定扶持政策。制定地膜回收利用的支持政策,鼓励探索标准地膜推广应用与回收补贴挂钩机制,扶持从事地膜回收加工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企业,推动形成回收利用体系。对于易回收易分离的,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使用者田间收集,企业回收再利用,政府给予补贴的方式进行**化利用;对于难回收难分离的,可参照农村垃圾处理的方式进行,按照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转运、县级处理的路径进行垃圾焚烧发电能源化利用。
3.强化监督管理。坚决贯彻《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加强地膜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全过程监管。县农业农村局要主动对接协调发改、市监、生态环保等部门,严把源头生产监管,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达标地膜产品供给,抓好地膜产品质量监督,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引导农民、种植户、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使用和回收地膜。加强联合监管执法力度,将地膜应用纳入农资打假范畴,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地膜打假行动,对于生产、销售、使用非标地膜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应给予最严厉的处置。开展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估,推进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降低地膜覆盖依赖度;通过改进农艺措施,集成示范地膜替代技术等减少地膜用量。
4.严格资金管理。严格遵守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加大资金监管力度,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基本原则,细化支出范围,明确资金用途,按照项目进度拨付资金,严格履行采购程序,确保专款专用,严禁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点击查看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中,县农业农村局“公告公示”里面公开年度实施方案、补助发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5.确保项目实效。建立健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项目实施进行年度绩效考核。项目实施后,要对年度实施情况进行自评自查,总结、绩效报告分析,确保项目实施成效。按照项目总体要求和建设内容,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和项目档案,包括立项相关文件、配套政策措施意见、项目落实与工作开展情况、信息、宣传等资料,并进行分类归档,以便项目考核验收。
附件:1.
2.
2025年8月25日
****点击查看